作者: 广州市世通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发表时间:2020-07-30 17:53:42浏览量:312【小中大】
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总是不通过你知道是因为什么吗?
每到公布高新申报通过名单的时候,总是许多企业头痛的时候,自己的企业明明各方面都不差,但是依然没有通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其实可能是有些细小的原因,导致企业的高新申报不通过。
一、核心知识产权不达标
知识产权一直是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的重点,这方面也有很多的要点;
1、个别制造企业取得的专利为实用新型或外观专利,无实质性产品制造工艺发明专利,高新技术含金量不高,无法长时间在一个行业或区域形成核心竞争力;
2、企业专利取得多为外购,不经过消化吸收直接应用生产,基本没有研发过程;
3、专利受让、受赠时间短,企业当年购买专利,凭借相关资料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很难证明购买的专利属于“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
二、科技研发人员不明晰
科技研发人员上,这就是很多人会忽视的一点,这方面主要分为四点。
1、科技人员工作时间难确认。企业联合外地科研单位外聘科研人员时,难以判断外聘人员是否符合到岗规定天数的时间要求。
2、研发人员身份难确认。企业申报材料中有研发人员同时兼企业管理人员,此类人员是否参与研发活动或是否具备科研技能难判别。
3、企业研发人员比例不准确。部分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瞒报或少报生产人员总数,以求研发人员比例达到标准。
4、企业生产人员的范围不准确。企业申报时是否将未参加社会保险人员算作生产人员纳入高新技术企业计算基数,直接影响企业研发人员的比例是否符合要求。
三、产品营销管理不合规
1、发票不开具高新产品名称,销售收入归集难。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开票项目只写统称,仅在规格栏中注明代码,发票对应的销售收入难鉴别是否属高新产品。
2、发票、销售明细账上货物名称难确定是否为高新产品。申报产品使用专用术语,企业发票、明细账使用通用名,难以确定两者是否一致
3、产品贴其他企业商标。部分集团性企业的产品商标使用集团企业产品商标,难确认是否符合规定。
4、企业总收入范围难确定。企业总收入范围是否包括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在实际执行中认定存在分歧。
5、销售收入数据不准确。高新产品销售收入与纳税人日常申报资料数据不一致,个别企业数据差异较大。
四、研发费用核算不独立
研发费用这一点在申报时也是十分重要的数据,一般企业会遇到的问题:
1、研发费用未单独分开核算和专账管理。在科目设置上单独设置研发支出,也未对研发项目进行相应的费用归集。
2、研发费用的归集数据不准确。主要表现在研发人员的工资计算归集不准确。
3、研发与生产不能区分。部分企业未设置研发部门,企业投入的材料等直接领用到生产一线,投入产品生产,这些投入是否属研发投入无法鉴别。
4、是研发费用非企业归集。部分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时,申报工作由专门部门负责,财务部门不参与,申报资料上的数据在财务部门无法核实。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